栏目导航
  绍兴动态 (4701)
  地方文献 (39879)
  地方图书 (597)
  绍兴方志 (97)
  文史资料 (47)
  地方报刊 (39138)
  经济发展 (14333)
  资源特产 (878)
  旅游城市 (11175)
  商业贸易 (181)
  传统产业 (2099)
  绍兴文化 (26230)
  吴越文化 (2826)
  水桥文化 (682)
  书法文化 (5787)
  戏曲文化 (16799)
  大禹文化 (136)
  社会生活 (9515)
  环保城市 (737)
  科技教育 (994)
  体育卫生 (356)
  风俗人情 (1989)
  五水共治 (5439)
  绍兴名仕 (4092)
  图书 (4037)
  名仕简介 (55)
挪威之花盛开在越乡:从《心比天高》《海上夫人》谈越剧的改编
作者:黄舒达  学位年度:2015-02-11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关键词:易卜生 越剧 《心比天高》 《海上夫人》 
描述:编剧在写实和写意方面所做的处理,改编剧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最后从接受角度出发,展望越剧的题材改编之路。
《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
作者:佟静  学位年度:2014-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红楼梦 越剧 戏曲改编 越剧改编 
描述:化史意义。本论文研究按历史阶段划分章节,梳理剧目资料,分析《红楼梦》越剧改编在不同时期的叙事策略、文本结构、旨趣倾向、价值取舍及其折射出的历史语境中的文化建构。戏曲改编同样会涉及的其它方面如表演、导演、唱腔等,本论文不对其做艺术分析,但对于进入21世纪后舞台表演和影视呈现所承载的视觉文化内涵,本文在第四章的第三节从视觉文化研究的维度进行了简要阐述。绪论部分是对前人研究的述评,总结前人的学术成果,以此作为自己研究的借鉴,同时评析其中的不足和疏漏,使自己的这次研究能够成为学术史的一点补充。第一章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越剧改编《红楼梦》始于战时上海的“沦陷”期,彼时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对越剧选择编演《红楼梦》具有某种旨趣上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改编初步奠定了越剧“红楼戏”的基本叙事架构。第二章是1949年至1954年的改编研究,之所以将界限划在1954年,是因为在这一年的9月份发生了“红学”界的大事件,即“红学批判”运动,这次由毛泽东亲自发起的、文艺及知识界全部参与的运动影响了《红楼梦》的越剧改编旨趣和立场。从新中国成立到“红学批判”之前的这段时期,越剧“红楼戏”的创演非常活跃,其改编的价值立场和叙事结构相比于民国时期骤然而变,在反封建婚俗的历史语境下,这一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迎合了社会大改造时期的时代话语。第三章是1955年至1965年的改编研究,即“红学批判”到文革前,这段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呈现了高水准的艺术水平。苏青和徐进改编的两部戏相映成趣,各有特色,徐进的改编本已成为经典作品。该章节分析其剧本及舞台表演的叙事学建构、价值取向及对前人作品的承袭和超越。第四章是新时期以来至当代即1978年至2014年的改编研究。这段时期《红楼梦》的越剧改编在电视剧创作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同时对经典版越剧《红楼梦》进行了不同意旨的重拍。这段时期电视电影媒介的介入对舞台表演的重构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该章节还从视觉文化研究的维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越剧《红楼梦》音乐研究
作者:田岛十糸子  学位年度:2013-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关键词:越剧音乐 越剧《红楼梦》 全剧分析 流派唱腔 版本比较分析 
描述:玉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又用什么技法来表现它的戏剧性等问题。论文有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越剧“红楼戏”与《红楼梦》的历史梳理及版本梳理,由“红楼戏”的发展历史来透视越剧音乐的发展及音乐基本特征。第二章是越剧《红楼梦》作品分析,主要研究对象是:1962年上海越剧院电影版及1986年福建省芳华越剧团舞台艺术片版,尝试以两部作品的整体音乐做为研究对象,包括唱腔、背景音乐、锣鼓、伴唱(只限于主旋律)。虽是同一个编剧者徐进的脚本,但其艺术风格是各有魅力,充分展现了越剧音乐丰富多彩的表现力。研究方法是以音像资料及文本资料的分析为主,同时采访创作者等为补充。从结构分析着手,掌握各版本的音乐整体,然后做出版本比较,寻找不同风格之处。第三章是通过前两章节的研究,更深入思考的理论部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有两个特点:其一,戏剧内容用EXCEL表格转成数据化,有效地利用数据统计,听觉艺术诉诸视觉来解释。其二,关于86年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版,与作曲者一起看全剧视频,获悉了作曲者的创作思路及当时的情况,能更深入的进行研究。
越剧中的外国题材作品研究
作者:刘佳智  学位年度:2013-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关键词:越剧 外国题材 东西方文化 
描述:又有哪些启示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在我们今天的越剧创作中,对外国题材作品的改编应该着重解决形式与内容、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发挥越剧本身的剧种优势,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越剧“男腔”研究
作者:申红玉  学位年度:2012-01-01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关键词:越剧 男女合演 男腔 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世纪的针对“男演员该如何演唱原有女子生腔以及创造发展新的男生腔”的争论和实践改革。同时,也正是这种争论和不断进行的创新,建构了当代越剧发展路径。本研究试从传统与创新的角度,对这一目前仍在改革探索中的越剧表演形式进行学术梳理,同时就当代越剧男腔的处境、以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所传达的传统的再创造问题展开讨论。
《论越剧声腔在中国原创音乐剧演唱中的运用:以音乐会作品为例
作者:马琪君  学位年度:2012-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关键词:音乐剧 演唱 越剧 中国原创音乐剧 吐字 润腔 运用 
描述:色)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展现人物内心的戏剧目地。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世界戏剧耀眼的明珠,在世界剧坛上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越剧——起源于浙江农村,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却已成为中国的大剧种之一。它以唱、念、做、打等综合表演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它的戏剧形式受到了京剧、昆剧、梆子等多个剧种的影响,深受长江以南一带的观众喜爱。越剧在“流派”、“润腔”艺术创建上已形成了各自的鲜明的艺术特征,它们通过使用各种刚柔、快慢、强弱、虚实、高低、连断、明暗等节奏变化与装饰音,达到对唱腔的美化和情感的表达。随着音乐剧事业在中国的不断升温,以及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快速发展,音乐剧演唱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演唱中国原创音乐剧作品时是否一定要向中国传统戏曲声腔借鉴学习?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在于,中国的音乐剧作品演唱、念白用的是中文,而不是英文或其他语言。欧美音乐剧使用的英语是讲音节的,所以旋律中基本上是一个音节一个音符。而汉语是以四声为特征,所以我国的歌曲中一字多音是常见的。戏曲非常强调吐字,很早就提出了“以字带声”、“字正腔圆”、“吐字归韵十三辙”,以及吐字行腔中的“五音”、“四呼”、“四声”,并运用润腔,解决了音和字的圆满结合。那么,怎样将戏曲(越剧)声腔中的吐字、润腔巧妙地融入中国原创音乐剧演唱中呢。或许只有找到了这把入门的钥匙,我们才可以迈进中国音乐剧演唱的艺术大门,去树立自己的演唱风格,去塑造感人的戏剧形象。
重塑经典 和而不同:京剧、豫剧、越剧“赵氏孤儿”题材版本研究
作者:吕雪源  学位年度:2012-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关键词:《赵氏孤儿》 版本体系 剧种标识 版本价值 
描述:流派的标识。笔者发现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成果中,对戏曲剧目的版本研究比较薄弱,很少关注戏曲同剧目不同版本的独特价值以及由此折射的戏曲文化土壤、艺术生态环境的关联研究。本论文观照中国戏曲众多剧种对《赵氏孤儿》的改编再创,选取具有典型性的三个版本:京剧马连良主演的《赵氏孤儿》、豫剧李树建主演的《程婴救孤》、越剧赵志刚主演的《赵氏孤儿》,对其版本的独创性进行剖析研究。试图透过同题材多版本现象,思考经典剧目衍生版本的价值和意义,并试图延伸探究戏曲文化特征、戏曲艺术生态特征、戏曲艺术规律、剧种艺术个性等理论命题。论文通过对《赵氏孤儿》版本体系的梳理,从文本设置、舞台艺术,剖析三个版本的艺术独创性,论述多版本的价值及形成原因。三个版本同属戏曲体裁,具有相同的艺术本体特征。但是,以剧种为载体的三个版本,分别彰显着各剧种艺术的个性魅力,呈现出版本创作的独特价值。文章重点研究三个版本如何运用该剧种独有的音乐形式手段、流派艺术来塑造人物形象,完成戏剧主题表达,最终形成版本音乐的独特价值。除绪论、结语,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跨越时空的《赵氏孤儿》版本体系,对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原创版本的内容、主题等进行剖析,并对传播中形成的版本体系——国内外的衍生版本作了梳理;第二部分(第二章),解读三个版本在时代语境与剧种特质的双向思维中的剧本重构,探究剧种制约下的剧本改编、人物情节设置、唱腔安排布局等特征;第三部分(第三章),从三个版本体裁属性的共性特征到剧种属性的个性特征的深入分析,着重阐述如何运用剧种自身的音乐资源,打造具有明显剧种标识的“这一个”艺术典型;探究版本唱腔音乐如何运用声腔色彩和板式节奏等手段,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演绎戏剧故事。
美的重生:越剧舞台上的莎剧改编研究
作者:陈也喆  学位年度:2012-01-01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关键词:莎士比亚 戏曲 越剧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李尔王》《第十二夜》 《麦克白》 《冬天的故事》 
描述:心》(即《李尔王》)、《第十二夜》、《冬天的故事》、《马龙将军》(即《麦克白》)。本文第一章概述了越剧舞台的莎剧改编的可行性和现实性,通过概述越剧改编莎剧的传统、分析莎剧与越剧在文本内容上的相似性,舞台风格上的相似性,以及莎剧与越剧在戏剧美学风格上的悲剧共性来论述越剧改编莎剧的可行性和现实性。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作品分析部分,第二章拟从莎剧越剧的经典作品——越剧《王子复仇记》为个案研究,主要通过改编后的戏剧文学、舞台呈现这两个方面来重点论述,第三章将越剧改编莎剧的其他6部作品简略梳理缕清。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全文的归纳与提升。第四章从前面两章越剧改编莎剧的作品分析入手从中归纳出越剧改编莎剧的共有的规律性,主要从改编的两种方法、结构改编、“名角制”的衍伸,行当的设置与突破、观众分流这几个维度论述。第五章对莎剧的越剧改编的意义及局限性进行深入剖析。
黄沙对越剧导演艺术的贡献研究
作者:丁娴瑶  学位年度:2011-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关键词:越剧导演 老戏新唱 剧种风格 
描述:戏新唱不刻意卖弄技艺、不盲目堆砌新奇,是从剧本出发、注重人物刻画、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展现老戏新貌;二是黄沙的理论建树,主要围绕黄沙的剧种风格论展开论述,内容涉及剧种风格论、戏曲虚实论及剧本基础论。黄沙坚持以维护剧种风格为重的发展观点是当今越剧改革发展值得参考的宝贵经验;三是黄沙对于培养新人所做的贡献。黄沙将培养新人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艺术实践,主要体现在他帮助青年演员创造角色。当年金采风、刘觉、张国华、史济华等青年演员在刻画人物、创造角色方面都得到过黄沙的启发与指导。黄沙全力以赴履行指导新人的工作,为舞台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演员的同时也成就了观众喜爱的越剧作品。本文通过对黄沙导演的实践与理论成果的分析,总结黄沙导演事业中的成功经验,为新形势下的越剧导演及越剧发展之路寻找可借鉴之道。
从杨小青、郭小男导演艺术探索论当代越剧发展的特征
作者:吴敏  学位年度:2011-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关键词:当代 越剧 导演 杨小青 郭小南 诗化 文化 审美 形式 
描述:潮流?还是坚持本体、唯心是求?成为新一轮越剧导演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杨小青、郭小南兼及其他导演在当代越剧领域的探索。对杨小青提升“诗化越剧”与郭小南定位“文化越剧”的两种审美倾向及导演风格追求、导演手法运用进行归纳梳理与比较认识,进而进一步思考越剧的本体究竟是什么?极致追求“形式美”与高度关注“文人化”会不会造成更大的审美危机?如何赋予“越国秀美的山水、淳朴的人情、悠扬的节奏”以崭新的审美诉求,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物形象。
Rss订阅